标识解析节点成熟度评估促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

  汽车制造过程中,生产商需要对所有零部件的来源、出厂情况、材质、性能等信息尽在掌握;选购口罩时,消费者希望可以查阅口罩生产批次、质检结果及生产日期等数据信息……工业互联网标识就像一张数字身份证,让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到某个工业产品的相关信息。“工业互联网标识未来将成为数字生活的基础设施,标识解析服务能力也会随之成为全新的工业生态体系重要基石。”中科院软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陈鹏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北京中科院软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四家单位通过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审核,成为第一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能力成熟度等级评估机构,获得首批资质认定证书。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付晓宇对《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道:“评估机构将以中国软协的团体标准为依据,以测评一体为抓手,对各级解析服务节点的业务能力、运营能力、安全能力、数据应用能力和服务提供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估,以促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

  标识解析是互联互通的关键

  行业内普遍认为,标识编码、解析系统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最核心的两部分。标识编码指的是将事物(机器、产品等)或概念赋予一定规律性的、易被人或机器识别和处理的数字、符号、文字或任意可以被机器识别的混合符号等。解析系统类似于互联网域名系统(DNS),根据标识编码对目标对象(机器、产品等)进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询,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企业的信息共享。

  “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陈鹏指出,“在工业生态层,标识解析涉及标识资源分配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营、标识应用对接和推广等工作,组成跨行业的工业制造业综合应用生态;在企业层,可推动企业运营和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实现对产品的追踪监控、产品质量追溯、防伪防窜追踪和质量管理,为客户提供产品联网、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等多样化智能服务。” 尤其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数据赋予工业生态的升级驱动作用愈加显著,标识解析技术的价值受到行业越来越高的重视。

  以工厂场景为例,一方面,相关标识解析节点向下连接工厂的众多设备、汇聚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另一方面,向上对接众多工业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工业数据爆炸式增长与现有工业计算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加速现代工厂以数据为驱动的网络化、智能化进程。

  可以看到,自工信部于2018年发布《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标识解析体系构建行动”的具体任务和目标以来,国内自上而下掀起了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热潮。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国家五大顶级节点已全部上线运行(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形成了分层授权、“东西南北中”的一体化格局,且面向行业的二级节点建设已初具规模。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2日,二级节点数已达166个,覆盖26个省(区、市),31个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突破700亿,服务企业4.8万家。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应用场景和模式正在不断丰富。

  标识解析节点需要量质齐升

  事实上,尽管在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的“量”正在加速增长,但在“质”的方面依然存在严峻地挑战。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本次评估工作负责人丁照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目前的评估结果来看,参评机构呈现出一些共性特点。第一,不少企业都是技术项和业务项已达标,但在管理方面和安全能力上有待加强。像个别几家企业的标识解析节点注册量很高,但实际服务案例却寥寥无几。第二,随着标识注册量和解析量的逐步增大,节点的数据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基于标识的创新应用越来越多,对节点的跨行业、跨领域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整体来看,现有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在网络与软件方面的安全性、可靠性、业务连续性等基本能力方面普遍存在漏洞。” 陈鹏对记者表示。他认为,各行各业在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节点时,一方面缺少一个全面的、规范的标识解析能力成熟度模型来组成“能力清单”,来针对顶级、二级、企业节点的服务能力进行扫描式评估,并出具综合性诊断报告结果、提供指导性策略建议;另一方面,亟待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及相应方法论,面向特定行业、企业提供全面式评估认证和持续性监测服务。

  由于各区域、各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程度各异,标识解析与标识服务机构的业务能力、运营策略、供给能力普遍层次不齐,业务应用局限于基础层面,数据安全隐患时有发生,客户价值不够明晰。此外,对政府决策和区域经济而言,标识的跨区域互联能力和跨企业支持能力欠缺等问题一直存在。

  付晓宇指出,在接下来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基于对标识体系综合能力的客观评估,打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贯通标识产业链上下游、改进标识业务经营模式、达到区域资源最优利用的目的,让企业和区域更好地受益于标识系统的建设,并实现标识体系与用户价值的进一步结合将成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估刻不容缓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打造一套标识解析服务能力成熟度等级评估体系刻不容缓。在企业层面,这将促进完善标识接入与解析等基础性服务,为应用性服务的扩展升级打实基础;在政府层面,随着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深度互联,以“测评一体”、“综合诊断”和“持续观测”将推动区域工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政府监测区域标识解析能力的建设提供方向性指导。

  记者从北京中科院软件中心有限公司了解到,评估工作将聚焦垂直行业融合带动,优先选取石化、钢铁、电子信息、家电、服装、能源、机械、汽车、装备、航空航天等行业和领域先行先试,逐步形成试点示范。目前已有多家标识服务机构递送评估申请资料,其中不乏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老牌工业龙头、网络安全新秀、消费品巨头的身影。

  “首批通过评估的单位是来自制造业、化工业、医疗器械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二级节点服务单位,平均服务能力成熟度介于二级到四级之间。相较而言,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早、投入较重的公司在本次评估中的得分表现更为优异。”丁照表示,“从团标的角度来说,每个级别的最高等级都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鼓励各级节点服务机构积极申请来测。”

  “下一步的发展重点也许会落在基于标识解析平台的应用软件创新上,极有可能以一个通用集成平台的形式,在与现有工业企业信息化系统高效对接的同时,还会与第三方创造性开发应用进行对接,如此一来,既能吸收最新、最前沿的工业Know-How(技术诀窍)、形成知识库,又能加速释放标识解析在促进工业要素汇集、优化工业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陈鹏表示。

  他认为,在规范和促进标识解析健康有序发展方面,除了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标准规范、编码规范、管理规范、运营规范等,还要靠人力、物力的统筹,来保证管理体系的设计及执行。

  其实正如付晓宇所言:“评估工作不是为了竞技赛跑,更不是‘买榜’、‘论剑’,最终的评估报告是能真正发现问题、找到差距、提出实用有效的改进策略和最佳路径,指导后续标识服务能力的完善计划,帮助企业实现基于标识解析的业务提升。”


留言

Copyright© 中国信息化系统集成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